高层要有事业心,中层要有进取心,基层要有责任心!

时间:2021-04-29 16:48 作者:admin    浏览:1438

    企业谈管理,就是管人,管人的关键就是用人,那么,作为企业领导,如何使得你的“第一上帝——赏识的部下”不会离你而去?

一、用人标准:

基层看才能、中层看德行、高层看胸怀

   如果把企业比作是运动场,那基层就是运动员,中层就是教练员,高层就是裁判员,基层只做事不做人;中层既要做事情又要做人;高层不做事只做人。

对于考核基层运动员,金牌就是目标,多做少说。目标就是金牌,把事情做好,达到目标,这就是标准。一切用数据说话,把好的事情做到更好,把不好的事情也做到尽善尽美。这样,就是优秀的基层。

   对于考核中层员工,就是教练员,教练员既要做事又要做人。因为好的教练员是拿过金牌的运动员,有背会的传承,也有经验的创新,这样的教练员,必须既做事又做人,也就是说,既要做好工作,也要带好团队,做人做事相结合,做人无私则无畏,做事无私也有畏,这样,才是合格的中层。

而对于考核高层,就是裁判员,裁判员就是只管人不管事。因为高层只负责用好人,该管则管,不该管千万不要管。给下面的人多留点空间,允许人犯错,这样才能使下属迅速成长。 

   才能、德行、胸怀,这就是检验基层、中层、高层的用人标准。

   才能和胸怀我们都能理解,需要解释一下的是中间的德行,什么是德?即品格;什么是行?即性格。一流的人:品格为方刚毅,做人如山,以不变应万变,性格为柔韧圆通,做事如水,以万变应不变。这就是德行。

二、用人心态:

第一上帝是赏识的部下、第二上帝是尊敬的领导、第三上帝是忠实的顾客。

   说到心态,不只是对下属,而是作为企业来说,面对所有人的时候,应该用什么心态。企业不是政府,不是做学术研究,更不是慈善机构,所以在企业里的任何一个人,面对的人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:第一是部下,第二是领导,第三是客户。

   很多人说“您是我的上帝”,说客户是上帝,客户是衣食父母;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声音,随着与时俱进的今天,真正的第一上帝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赏识的部下。

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层,对部下,都须从思想到行为都表露出这么一个心态:举个例子,和团队一起吃饭,会有下属给你敬酒,而作为领导的你,能不能先给下属敬酒?能不能用实际行动为团队服务一次?

   只有这样,从内心出发,然后用实际行动去赏识你的部下,这样你的部下会为了这份赏识更加努力。必须用实际行动让部下做到“两袋”(口袋和脑袋)丰收。也就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。

   第二上帝就是我尊敬的领导。领导咋说我咋办,用脚踏实地去落实领导的壮志凌云。领导发话,我们就必须把好的事情做得更好,麻烦的事情也做得尽善尽美。具体落地怎么做?定标准一丝不苟,树品牌十全十美,做项目百璧无瑕,抢进度千方百计,保安全万无一失。

   忠实的客户是我的第三上帝。做为决策层,外树一面醒目旗帜,内敛一支精英团队,做到最后,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,做到大精强优或专特精美,把第一上帝(赏识的部下)和第二上帝(尊敬的领导)服务好,第三上帝(忠实的客户)就自然有了。需要说明的是,客户虽然排在第三,但同样是上帝。

三、用人风尚:

六分人才,八分使用,十分待遇。

   只有让六分的人,做八分的事情,给他十分的待遇,让他不断地在企业里用犯错(因为能力不相配)去进步,才能真正锻炼出适合的人才。只要是人物,就能打造出来。

四、用人方法:

用人疑、疑人用,理性疑、感性用,公开疑、透明用。

   “用人不疑疑人不用”那是短缺经济的年代,在过剩经济的今天是行不通的,只要是人物,就都是有争议的,只要是人才,就都是个性的。很多国家在历届选举的时候,最后选出的总统,票数都不会过半,这就证明了领袖,都是有争议的。企业用人也是如此。

   在用人上,只要有能力,人品没问题,就大胆的用。有能力的往往是有个性的,翻开历史的篇章,大家可以留意一下,有名的丞相、能干的将领,哪个不是有个性的?作为企业,在用人上应该“关爱个性,尊重个性,保护个性”,要容得下能人,只要这个人心中是一个中心(一个中心为中,两个中心为患)。

   “用人疑、疑人用;理性疑、感性用;公开疑、透明用。”这就是做企业最好的用人方法。

   只要能做到真正的“公平,公正,公开”,这样才有可能基业长青。

五、用人技巧:

善于发现、倾情呵护、从容包容、慷慨使用。

   首先发现能人的长处,然后呵护他们的观念,包容他们的个性,最后大胆给权,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舞台。这样的人才不仅能留住,更能把企业当家,把事情当事业做,这样的人才到最后,就能说主人话、办主人事、尽主人职。

六、用人胸怀:

多赏识,少谴责;用其长,容其短;刀子嘴,豆腐心。

   要知道赏识使人成长,谴责使人成熟。如何让企业的员工能迅速成长?不断的赏识、表扬,让他们的脚步跟上心灵。而当到了需要战友成熟的阶段,就要用“刀子嘴、豆腐心”的态度去谴责他们,让他们的心灵等一等脚步。怎样算成熟?——“稻子熟了,就该低头了”。

七、用人境界:

对基层——待遇留人、对中层——情感留人、对高层——事业留人。 

   如何留住人?理顺为三个层面。对基层的人员,方式是用待遇留人,因为基层人心地纯朴且待遇少,他们需要钱,能多厚待他们就尽量的厚待他们;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,那为什么不能多用之于民呢?让基层的人过更好的生活,使得基层人更努力的工作。

   对中层的人员,方式是用情感留人。单纯的物质文明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。只有用真感情去交往,把这些人当成家人对待,可以严厉,也可以宽容,可以赏识,也可以谴责。做到真正以员工为家人,这样,这个层面的战友才会以公司为家,会为了这个自己的家而投入更多的忠诚和心血。

   对高层的人员,方式是用事业留人。这个层面的人往往都能独挡一面,也确实想有番作为,闯出自己的天空。待遇和情感的投入,还不能满足这类人。他们需要什么呢?他们需要的是一份事业的尊严,给他们平台和施展的空间,给他们财力和物力的支持,让他们成为合伙人。

八、用人哲学:

成长型,成熟型,成功型。

   只要一说起哲学,很多人就会讲一大堆正确的废话,其实优秀的都是简单的,但简单的并不代表都优秀。用人哲学分三个层面,即:成长型、成熟型、成功型。当今社会不能把“失败乃成功之母”一概而论,这是不理性的,也是不负责任的。对于成长型:既讲失败乃成功之母;对于成熟型:又讲成功乃失败之母;对于成功型:优劣鲜明乃母中之母。

九、成功用人:

敢于否定、勇于创新、善于善败、乐于取舍、成于归零。

   如何用人才算成功?也就是所谓的“成功用人”,也只有简单五句话:“敢于否定,勇于创新,善于善败,乐于取舍,成于归零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