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玉柱曾跟马云探讨过几次“兔子”与“坏人”的问题,争论焦点是:究竟“兔子”对公司危害大,还是恶劣的“坏人”对公司危害大?最终,史玉柱被马云说服了,“兔子”对公司危害更大。
因为“坏人”有“坏人”行为表现,周围的人能擦觉,会警惕、提防他。大家有了提防,他造不成太大危害,或者造成的危害是一时、短暂、一次性的,危害不持久。
为什么“兔子”对公司危害更大?“兔子”人缘好,讨大家喜欢,但它不出业绩;“兔子”最爱繁殖,比谁都爱繁殖,不停地繁殖,找同类,生出大量“小兔子”,形成“兔子窝”,霸占着岗位、资源和机会。
还有一个故事,有一位自认为兢兢业业的老员工找到老板,希望能升职加薪。他自己觉得自己每天早出晚归,从来不迟到早退,业绩没有出彩过,但是也都还过得去。
老板并不讨厌他,但是也没有应允升职。因为,老员工想的是我勤勤恳恳对公司有功;老板想的是,我多投入的资本投到他身上好像不会增值。
小白兔一样的员工对公司有害,老黄牛一样的员工对公司也许无害,但是对自我发展有害。
“人力资源”——每个人同时也是一种资源,有自我价值和增值价值。老黄牛日复一日,把某一个岗位做得勤勤恳恳,但是就如螺丝钉一般,同等规格型号的螺丝钉就能马上换掉他。
无论是小白兔员工,还是老黄牛员工,都被一种思维模式害惨,那就是打工者思维。
这种思维模式有以下三种表现形式:
1、只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,害怕改变。舒舒服服地待在自己的舒适区里,不断消耗自己的存量价值。就如村上春树所说的:“有些人的心,是世界上最令人绝望的牢狱。那是他们囚禁自我的牢狱,并非被人凭借暴力关进去,是自己走进去的,从里边锁上牢门,亲手把钥匙扔到铁栏外的。”
2、过度在意价值对等。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儿,对薪酬过分关注。拒绝老板的心理活动经常是:“才给我多少钱,我为什么要这样拼命。”头脑中没有投入、产出比,价值增值等动态概念。不知道工作其实也是一所职业大学,你做的事情,和你的未来价值是正相关的。未来价值如果配置高效,是现在的薪酬价值无法相提并论的。
3、忙忙碌碌,陷入时间黑洞,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忙。经常被疲惫弄的内心空虚,日复一日。但是当习惯了这种圆周运动一样的忙碌,对未来目标和梦想感到麻木。
安心做一个打工者无可厚非,但是用打工者思维永远做不了一个优秀的打工者。
你想做的是兢兢业业的螺丝钉,而老板想要一起打怪升级的合伙人。他们期待的是如何将我投入的资本配置到最有效率的地方,如何让我的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,如何让我的团队和企业共同成长。这种思维,是企业家思维。
不要做屁股决定脑袋的事儿,脑袋永远要领导屁股。并不是只有企业家需要企业家思维,而是所有人都需要企业家思维。这种思维能让你在任何位置都能具有突破天花板的能力。